九龍城浸信會
85周年

講道訊息

智慧人的「慢慢地動怒」

經文【雅1:16-27】

講員:曹偉彤牧師   記錄:羅慕琳姊妹

前言

今天,教會面對來自四方八面的挑戰,物質主義興旺,信仰仿佛正在解體。我們需要神、需要靈性的生活,雅各書正正提及我們所需要的智慧。雅各書寫於一個混亂的世界,卻清楚地寫出了智慧的信息。雅各針對當時一些有「末日情懷」的先知,而猶太人基督徒更在無意間使用了世俗的暴力方式去解決問題。雅各提醒弟兄姊妹要在教會中除去一切的邪惡、脫離自私的慾望和錯誤的動機;要追求和平、謙和溫柔地接受神的道,因為只有祂才能徹底解決世間的問題。智慧是實踐性的,不是理論而是辨別善惡對錯的能力,是關乎正確的行為;也不是指人智商的高低,而是神的恩賜,當我們祈求,神就會慷慨地給予。智慧人是清潔、和平、溫良、柔順、憐憫、沒有偏私、沒有虛偽,雅各說:「你們各人要快快地聽,慢慢地說,慢慢地動怒。」(雅1:19)

「快快地聽」

智慧人能夠聽到群體中的糾紛、衝突、仇視和內在慾望,這些聲音會變成暴力。智慧人知道這些暴力和慾望的聲音需要被「所栽種的道」(1:21)所制約,這就是「真理的道」(1:18)、「能救你們靈魂的道」(1:21)、「全備、使人自由之律法」(1:25)和「至尊的律法」(2:8)。「所栽種的道」的外在表現就是:仁愛的行為(1:26-27;2:13、15-16)、謹慎的言論(3:2、10-13;4:11-12;5:9、12)、不論斷(5:6)和愛鄰舍(2:8)。當這道在生命中壯大,我們也會變得正直公義。智慧人常常聽到「所栽種的道」,因此懂得分辨是非,也能夠處處帶着愛和醫治的力量,叫人得到真平安和自由。

「慢慢地說」

神智慧的恩賜會影響基督徒說話的方式。智慧人能夠控制自己的舌頭,知道尖酸刻薄的說話會帶來決裂和交戰。所以在第3章,雅各談及三個有關舌頭的類比:嚼環(3:3)、舵(3:4)、火花(3:5下-6)。舌頭雖細小,卻如嚼環可以控制馬匹、如舵引領船隻、像火花燃點巨大的樹林!同理,舌頭可以引導信仰群體、亦可以誤導信仰群體,所以雅各說舌頭雖是小肢體,卻能說大話。當人能夠慢慢地說並道出「所栽種的道」的時候,便能夠塑造別人的靈魂、身份和自我形象。

「慢慢地動怒」

當智慧人快快地聽、慢慢地說,最後就會慢慢地動怒,甚至不會胡亂動怒。由此可見,這不僅是順序的,而且帶有結果。智慧人知道人的憤怒不能實現神的義,反而對神的公義有害。憤怒的人只聽到內在煩躁和私慾的聲音,既聽不到「所栽種的道」,也不能藉着憤怒帶來公義。在聖經中,當人憤怒時往往會失去很多美善的東西,例如:該隱在憤怒中殺了自己的弟弟亞伯;約拿在怒氣中拒絕神,不向尼尼微城的人傳福音;耶穌第一次講道時,憤怒的群眾要將祂推下山;就連屬靈巨人馬丁路得在憤怒時亦不能辨別是非,不能擔當先知的角色。

當謊言被拆穿時,有人會不以為然,並推說是「憤怒驅使了他」,於是,憤怒變成了一個藉口,人不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。他們不會道歉、不會哀傷,因為道歉和哀傷是弱者的表現,唯有動怒才是強者的表現,並且能夠控制自己的命運。憤怒令人盲目、目中無人,這種麻木和自戀表面上是自我膨漲,實質卻是萎縮,為人帶來傷害。那麼,人是否可以發怒?雅各說是可以的,不過要「慢慢地動怒」,否則憤怒只是被不合理地壓下,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理,繼而變成抑鬱。詩137:7-9描述了一個很可怕的情況:「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,以東人說:拆毀!拆毀!直拆到根基!耶和華啊,求你記念這仇!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城啊,報復你像你待我們的,那人便為有福!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,那人便為有福!」我們要「快快地聽」,看看群體所面對的處境,他們都是一班飽受暴力的受害者、亡國奴,看着自己所愛的城市被摧毀,所以按常理他們理應憤怒。詩人不是說「殺死他們、殺死他們的孩子」,而是向神伸冤:「假如祢是公義的那位,便應該除去一切的罪惡、邪惡,甚至要奪去以東人下一代的生命,把他們擊殺於磐石之上。」這也令人想起:「他們的嬰孩必在他們眼前摔碎」(賽13:16)。詩人是以頗為具體的描述去抒發自己的感受,請注意!這些並不是事實陳述。詩人心裏極其痛苦,所以用了激烈的言詞來表示其感受。

當人面對痛苦和壓迫,憤怒便是一種自然的流露。但詩人的憤怒卻不是向人發出,而是向神直白地說出心裏的感受,希望神能記念他。耶和華說:「伸冤在我,我必報應。」(羅12:9),所以,當我們惱怒時,應趕快來到神面前,向祂申訴不公義、闡述我們受的傷害、陳明我們的軟弱和有限!唯有神才能把不公義變為公義,將壞事變成好事。神學家潘霍華曾闡釋這段經文,他指出詩人求神對不公義的行為施行報復,然而是把事情放在神的手中,而不是人的手中。只有不曾犯罪或傷害人的人,才有資格求神替他報復。因此,祈禱是懇求神在審判的過程中施行公義,而不是報復。

在可11:15-17,耶穌斥責賣鴿子的奸商和宗教人士。鴿子是窮人用來獻祭的祭物,本來是在橄欖山上售賣的,後來宗教人士讓人在聖殿賣鴿子從中獲利,他們又允許商人以聖殿作運貨的捷徑。耶穌基督視這一切為腐敗的行為,因為聖殿是祈禱的地方,不是做生意、獲利的地方,所以祂發出了神的憤怒。祂稱這些宗教人士為盜賊,指他們把祈禱、敬拜神的地方「成為賊窩了」。根據聖經的記載,這是耶穌唯一一次的生氣,甚至有少許暴力行為,然而祂只是中斷了「經濟活動」,卻不是煽動群眾或接管聖殿;祂不是要拆毀聖殿,而是要潔淨聖殿。事實上,潔淨聖殿只是一個象徵性的行動,表述了將要來到的審判。

十字架的奧秘

在十字架上,我們要面對神的審判,但當中卻奇妙地包含了寬恕。在聖殿裏,耶穌發出義怒,祂會對人生氣,並施行神的審判,但這審判同時亦是一個奧祕。神的懲罰不是落在罪人的身上,而是落在那位唯一無罪的人的身上──耶穌基督,神的兒子代替了罪人受罰,並向神請求寬恕我們,耶穌基督就是承受神憤怒的那一位!唯其如此,祂才可以為我們作出寬恕的禱告。所以,耶穌最後在十字架上說:「父啊!赦免他們;因為他們所做的,他們不曉得。」(路23:34)耶穌是真的愛我們,並為我們釘在十字架上,這就是十字架的奧秘。

十字架是一面鏡子

黑人牧師John Perkins是一位社會行動者,他曾被毒打,幾乎死在監獄內。當他每次想起那些傷害過他的人就很憤怒(大多是白人),卻又同時記起耶穌教導他要愛敵人,十分掙扎。於是,他常常仰望十字架,慢慢地把心裏的憤怒都掏空,得到真正的救贖。最後,他更成為一位舉足輕重,帶領種族復和的領袖。

弟兄姊妹,我們要「慢慢地動怒」。當我們憤怒時,請看着十字架,你會看到耶穌的寬恕;十字架同時也是一面鏡子,可以照出我們的醜陋和罪惡。耶穌基督有足夠的理由懲罰人類,但祂卻恩慈地不斷寬恕我們;祂的愛是實在的,即使憤怒亦帶着愛,所以,我們要多仰望十字架,這既能讓我們看清自己的本相,亦可以像鏡子般照出那份大愛的奧秘。

結語

憤怒是人性的表現,但必須是「慢慢地動怒」。憤怒時,我們要跪在神的面前向祂伸冤,又要常常看着耶穌基督的十字架;漸漸地,我們便會發現心中的憤怒都被基督的愛和救贖所取代了。

 

九龍城浸信會 Facebook 專頁